轉載自: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494 (作者 / 蔡馨慧、林香汶 · 出處 / Web only)
張小姐牙齦腫痛去看了牙醫,拿著處方箋到社區藥局取藥。雖然處方箋上開的看來是一般牙科常給的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和消炎酵素錠。但藥師仍謹慎地問了張小姐:「您的腸胃功能好嗎?」張小姐答:「平日其實容易胃不舒服。」藥師提醒張小姐其中一種止痛消炎藥飯後吃比較不會傷胃。
接著,藥師又問張小姐:「您曾經對藥物過敏嗎?」張小姐答:「曾經有吃了止痛藥後起紅疹,因此醫師幫我把藥名貼在健保卡上……」藥師這才驚覺讓她起疹子的藥物成分,和這張牙科處方上止痛消炎藥是一樣的,因此建議張小姐不要服用此藥。如果還會疼或需要消炎,應該請牙醫另開其他藥物。張小姐心想,好險!幸好藥師有提醒,否則吃下去真不知後果會怎樣。
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您需要知道:
1. 傷胃的藥物在飯前吃或飯後吃,真的有差嗎?
一般藥物的服用時間可分為空腹、隨餐和飯後:
空腹指的是指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原因是有些藥物的吸收會受食物影響(譬如某些抗生素)需要空腹時使用。
隨餐吃則是指藥物和食物一起服用,譬如有一種降血糖藥物(acarbose)特別需要於第一口飯時一起服用,以延緩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避免飯後血糖升高。
飯後吃則指飯後半小時到1小時吃藥,尤其是對腸胃會產生刺激的藥物(如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飯後吃吸收效果較好的藥物。
通常沒有特別強調飯前或隨餐使用的藥物,一般都是飯後使用。無論如何,都建議吃藥前一定要看清楚藥袋上的標示,藥如果吃錯時間,可能會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2. 上述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是什麼?和普拿疼一樣嗎?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有消炎、止痛和解熱/退燒的作用,大致可分為非選擇性和選擇性兩大類。傳統的消炎止痛藥多屬於非選擇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比較容易導致胃潰瘍甚至腸胃出血;相對之下,選擇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比較不傷胃,但卻可能會有增加血栓的風險。此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長期服用、使用於腎功能不佳者或老年人時,也可能增加腎臟損傷或腎衰竭的風險。
普拿疼的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只有止痛和退燒的作用,沒有消炎效果。乙醯胺酚在正常使用的劑量下通常是很安全的,如果是平常就有規律使用的人盡可能每天不要超過3,000毫克;一般健康成人最高劑量為每天不超過4,000毫克。如果服用過量、同時有酒精性肝炎、有長期飲酒習慣、甚至同時有使用其他傷肝藥物的人,可能會造成急性肝臟損傷。
3. 對藥物過敏,怎麼辦?
藥物過敏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產生過度防禦反應,也就是多數人使用後沒事,但有些人使用後會產生局部紅腫、搔癢、起疹;甚至,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的大規模對抗,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血壓降低、心跳減慢、黏膜受損等。
發覺自己對某種藥物過敏時,應先停止服用,並帶著有疑問的藥品去問診。看診時,記得要詢問醫師開立藥品的名稱,請他將藥物名稱註記在「藥物過敏紀錄卡」,和您的健保卡放一起。還要記得,以後就醫或買藥時,應該主動拿給醫師或藥師看你的「藥物過敏紀錄卡」。
藥師小叮嚀:
遇到這類情況時,您或您的家人或照護者可以怎麼做?
吃每種藥,都要小心體察自己對它是否過敏、記錄下哪些藥物會引起哪些不良反應。
發覺狀況,下次就醫時要提醒醫師確認是否開立「藥物過敏紀錄卡」,或在「健康存摺」上留下紀錄。
看病、領藥或買藥前,要主動告訴並提醒醫師/藥師自己的過敏史。
看病及拿藥時,主動告訴醫師/藥師自己的身體狀況,如腸胃功能、肝腎功能或其他疾病。
藥物過敏有疑慮時,可以考慮進行藥物過敏原鑑定(包括基因檢測等),結果可提供未來使用藥物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