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藥師
患者領藥時問:「這次的藥會不會很苦?」藥師看了處方之後回答說:「可能會很苦喔!這次有加消炎藥。」患者:「中藥也有消炎藥?不會是西藥吧?」藥師:「中藥當然也有消炎藥,而且絕對是如假包換的中藥,不然碰到發炎的情況中醫要怎麼治療呢?」
首先,所謂“發炎”就是我們人體的組織,因為受到細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而產生紅、腫、熱、痛的反應,例如扁桃腺發炎,可以看到喉嚨充血、腫起來,病人會有疼痛、吞嚥困難、發燒等反應,這就是很典型的發炎反應;又如疔、瘡、腫毒如果沒處理好,除了可能會有局部的化膿、組織壞死外,甚至會變成全身性的感染,這些症狀在西藥方面就是使用抗生素來治療。
在中醫方面,這些紅、腫、熱、痛的發炎現象稱為“濕熱”或“火氣大”,一定要用“清熱藥”來治療,這些所謂的“清熱藥”就是中藥的消炎藥,例如黃連、黃芩、黃柏、蓮子心、魚腥草、金銀花、蒲公英、山豆根、連翹等;這些清熱藥的性味通常都是屬於苦寒,所以吃起來會很苦,而且吃多了胃也會不太舒服,因為它很寒,更特別的是每一種清熱藥在經過老祖宗長期的使用經驗後,知道什麼藥對什麼地方發炎特別有效。以下我們舉幾個常見的清熱藥來說明:
中藥的清熱藥經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其與西藥,消炎藥有相同的療效,例如黃芩、黃連用在半夏瀉心湯裡,可以消滅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消化性潰瘍,並且也比較不會有像西藥抗生素會對腎臟產生毒性作用或對耳內神經產生損傷等嚴重副作用,但是怕苦的不易入口,脾胃虛寒的人也不適合長期使用,針對這兩個缺點,我們可以建議裝膠囊來避免苦味,而醫師也會依病人體質酌加一點,溫中的藥來改善胃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