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958 (作者 /聶幼安、林香汶· 出處 / Web only)
「這個藥飯前吃,那個藥飯後吃,這種要隨餐吃……糟糕,又忘記吃飯前的藥了,怎麼辦?」很多人看了半輩子醫生,還是搞不懂,飯前1秒吃,算不算飯前?吃完最後一口飯立刻吃藥,算不算飯後?隨餐服用又是在吃飯的一開始就吃,還是最後才吃?如果不吃飯,有不同時間要吃的藥,又該怎麼辦?
飯前、飯後用藥到底要間隔多久?
「飯前服用」的藥,一般是建議用餐前半小時~1小時,有的目的是要避免與食物併用以免延遲藥物作用如:甲狀腺補充劑-昂特欣®;有的是在胃酸環境下能有較好的吸收率,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耐適恩®、百抑潰®……等;有的則是空腹情況下能夠較好發揮藥效,如:促進腸胃蠕動、止吐藥-癒吐寧錠®,以及部分降血糖藥等。
其中,服用飯前的降血糖藥時必須特別注意,服藥後半小時內一定要進食,否則可能有低血糖的危險。
「飯後服用」的藥,則建議用餐後半小時~1小時,這類的藥,有的是因為對腸胃道較具刺激作用,如:化學結構式為酸性的水楊酸-阿斯匹靈®;有的是飯後吸收效果更好,如:抗黴菌藥-適撲諾®;有的則是為了減少原本就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病人產生胃腸道不適感,如:消炎止痛藥-依普芬®……等非固醇類止痛藥。
「隨餐服用」的藥,就是在開始用餐、吃了幾口就開始服藥的意思。這類的藥物如:脂肪分解酵素抑制劑-羅鮮子®(舊名:羅氏鮮),及口服降血糖藥物-醣祿®延緩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進入全身循環,進而延遲並減少飯後血糖升高。
藥師小叮嚀
預防幼兒用藥後嘔吐,可參考下列方法:
1.如果能夠,盡量用引導的方式,協助兒童自行服藥。
2.避開孩子剛用完餐或吃得太飽的情況。
3.如有哭鬧及抗拒,應待孩子情緒緩和些再繼續給藥。
4.協助給藥時,可使用給藥器或給藥空針,「分次、少量、緩慢地」從孩子口腔頰側注入,切忌直接強灌,以免幼兒吸入或嗆傷。
5.服用口味較差的藥物(如:較苦、金屬味……等),給予適當水分的補充,沖淡不適口感。
6.安撫餵藥後哭泣的幼兒,分散服藥時恐懼感,並給予孩子鼓勵及心理支持。
7.忘記服藥時,若時間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超過兩次服藥的時間中點),就直接跳過忘記的這次,下次按時服用即可,也不需要一次服用兩倍的劑量,否則可能引發藥物過量的危險。